Search

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ep08 (也祝大家端午節快樂!)

父母的劣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ep08 (也祝大家端午節快樂!)

父母的劣根性│#薰鮭魚親子丼

我跟先生一直屬於隨心所欲走一步算一步教養派,碰到問題才去問醫生或找資料,希望跟寶寶一樣,保持乾淨地一起學習、長大,這樣的生活方式,至今都還「夠用」。但這次,我先生竟然主動買書了。

他買的書叫《我家寶寶不吃飯》(不愧是男人欸,怎會挑到書名那麼直白的書啊),你應該猜到是什麼問題了,正是厭食。

豬寶4個月開始嘗試副食品,我最初看錯衛教的建議餵食量,讓他從一開始就喝下其他寶寶一週份的米湯,我們的副食品之路還算順遂,小子吃得嚇嚇叫,什麼都好、都吃。但就在9個月後的某天,他突然會別開頭、緊閉嘴巴、皺眉、用手擋住嘴巴,甚至是抓住我們手裡的湯匙往地上甩,或直接哭以示抗議。本想是不是吃膩了?換幾個口味,依舊吃得意興闌珊。

這種時候,通常就是父母的才藝驗收時刻。我們發現,他需要好玩地吃飯。譬如說,爸爸頭戴月亮枕假裝OPEN將跳舞、媽媽躲在桌子底下、給他湯匙玩或看巧虎唱唱跳跳,他就會吃光光,否則,他已不像從前飯來張口,快樂餵食。著實累人,且心裡還是會隱隱擔憂,這樣是不是在逼他吃飯?他會不會假裝快樂?

《我家寶寶不吃飯》全書第一句話,大大地寫著「寶寶不吃飯是正常狀態」,我鬆了一口氣。才發現,這幾乎是新手爸媽都會遇到的魔王關卡之一,寶寶九個月大開始會出現這現象,有些甚至會演變成餐桌的敵對關係,爸媽怕吃飯時間,寶寶怕吃飯。

寶寶厭食的原因很多,可能本來就不重吃、想吃大人的食物、夏天食慾差、挑食等,但這本書強調的是,你的寶寶很有可能進入「成長緩慢期」了。

人類吃東西是為了長大、活下去,這本書進一步突破盲點指出:「真相是孩子不會因為吃多少而長大,他們吃東西是因為他們正在成長。」也就是說,當成長開始趨緩、穩定下來,寶寶自然不要也不需要吃那麼多。

請不要緊張兮兮地把「成長緩慢」跟「營養不良」或「不健康」畫上等號。寶寶成長最快的時期是在肚子裡那十個月,接下來可能是六個月大前,他不會無止盡地變大(還得了),下一次飛速成長的階段,也許就是青少年時期。所以這本書苦口婆心地表示:「不管你多努力餵,都不可能讓一個兩歲孩子長得比六個月大或十五歲的青少年還快。」

只不過,這並不代表父母可以亂餵一通或在這件事上懈怠,我們還是有責任提供健康的食物,剩下的就交給孩子,讓他們從中選擇想吃的食物與份量。

看完書後看看豬寶,原來寶寶長大了啊!他的確有著超齡的體型,穿Gap的衣服要買24個月大的,好吧,我釋懷許多。

也決定試試書上教的,不再逼孩子吃東西,更不能用任何方式如遊戲(給玩具、玩飛機湯匙、OPEN將)、逼他(「不吃不乖喔!」)、賄賂他(吃一口給一個米餅)、誘惑他(吃完給喝果汁)、分散注意力(看巧虎)、欺騙他(假裝給餅乾,在他開口要吃餅乾時塞一口飯進去)等方式讓寶寶進食,且要說出不逼迫宣言:「從今天開始,媽媽不會再逼你吃東西,吃飯是開心的事,讓你自己決定要吃多少。(甜笑)」

沒錯,括弧裡都是我們平時的招數。說完宣言後,小子很有骨氣,不吃就是不吃;我就爛,瞬間破功。
「寶貝,拜託你吃一口嘛!一口就好!」
「寶貝,想看巧虎嗎?」
有一種餓叫做爸媽怕你餓,再怎樣認同書上寫的,還是敵不過父母的劣根性,隱約還有對餵食成就感的追求,寶寶啊姆啊姆的樣子,真的很可愛啊!以此文自省,我們會繼續努力,跟所有已經碰到與遲早會碰到這問題的天涯淪落人共勉之。

撰文、攝影:薰鮭魚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薰鮭魚│斜槓到不行的地方媽媽,育有一兒豬寶。正職網路媒體總編輯,兼差各類文字工作,偶爾韓貨連線,夢想開只賣奶茶的咖啡廳。專業是文字,專長是把小孩養得很大;例如身高PR99的豬寶,和家裡那隻體重上看13公斤的肥貓 阿水先生與藍子小姐。生活有時很像鬧劇,可能老公太像諧星, 薰鮭魚的採訪手記 ,歡迎光臨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兒物,顧名思義即為兒選物,這可能是當家長一輩子的課題,所以我們想做一個時髦又實用的日常製物・選物品牌,希望提供愉快的購物經驗,或忙得要命生活之餘的喘息服務。
View all posts